下肢水肿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或内踝上下按压后能出现凹陷,或按压没有凹陷,但患者会感觉下肢胀,且较平常变粗。出现下肢水肿后,不少患者都会感到非常困惑,到底该去哪个科室挂号?该看内科还是外科?
(一)水肿的分科
按西医的观点,虽然都是下肢水肿,但诱因却不尽相同。对于下肢水肿的患者,要分清原因,再对症就医。以下是西医的分科理念:
一则,合并高血压
如果在下肢水肿的基础上,合并有高血压,尿里有泡沫,或者体检提示尿里有蛋白,肾功能异常,需要到肾病内科就诊。
二则,感冒后水肿
若是在感冒后出现的双下肢水肿、并伴有血尿或蛋白尿,要警惕是否发生了急性肾小球肾炎,要去肾病内科。
三则,兼有胸闷
如果除了下肢水肿还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日常还出现喘憋胸闷,甚至夜里不能平躺,需要先到心内科就诊,明确是否存在心衰。
四则,全身水肿
如果水肿不局限在下肢,是全身性的,特别是严重浮肿,要考虑低蛋白血症,这个时候需要了解引起低蛋白的原因,到相关科室,如消化科、肿瘤科等就诊。
五则,兼有畏寒乏力
如果下肢水肿,但按压没有凹陷,同时并见畏寒,乏力倦怠,颜面水肿等症状,要考虑是不是存在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到内分泌科就诊。
六则,兼有疼痛,皮肤变红
如果是突然出现的单侧肢体剧烈肿胀,合并有疼痛、患肢皮肤颜色变红、温度明显升高,这时候需要高度怀疑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可能是下肢丹*,这时候需要尽快到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
七则,活动后水肿加重
如果是长期慢性的下肢水肿,双下肢水肿程度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但是水肿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平躺后或者下肢抬高后能减轻,那么这时候的下肢水肿可能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也需要到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
八则,有淋巴清扫手术史
淋巴水肿的患者一般有淋巴清扫手术的病史,这时候一般也是到周围血管科就诊。
(二)不懂医学,怎么办?
看到以上分析后,相信不懂医学的人会头大,这都是什么呀。怎么这么复杂!不就是看个下肢水肿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更直接的选择科室的方法呢?
有的,当然有。建议首选中医。中医不分科。看下肢水肿,去中医科就对了。至于是什么类型的水肿,兼见什么症状,有什么病史,都没有关系,中医通通能治。
有人说,大医院里中医也分科的。还是不知道该去哪个科。那么,我推荐病人首选针灸科。为什么选择针灸科?
一则,针灸擅长治病,因为针灸能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畅和气血,扶正祛邪,安定神志。水肿不外乎阴阳不平衡,脏腑不调和,经络不疏通,气血不和畅而已,针灸完全可以治疗。
二则,针灸科不但用针,亦用灸,也用中药。可以说,针灸科就是一个中医的全科。针灸科的医学往往兼通中药汤方。
三则,针灸治病不但疗效高,而且,取效快,能标本兼治。
(三)重视用灸
艾灸最能宣阳温阳通阳。阳气气化健旺,则阴霾自散,当然能治水肿。而且,艾灸还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
下肢水肿,我重视用灸法。特别是隔附子灸法。凡久病入肾,或肾气已虚之证,都可用之。病重者可重灸至数十百壮。阳虚者亦可于夏至前后施灸,能改善体质。
下肢水肿,若辨证属肾阳虚者,即可用隔附子灸法。
推而广之,若遇到某些疑难杂症,不知道该如何就诊时,我都建议首选中医科。若中医科也分科,那么,就首选针灸科吧。我学习并实践针灸,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针灸是真正能治病的医学。我曾经在奥地利工作过十余年(每年去三个月至半年),在那里我只用针灸,而且治疗的病种非常驳杂。我发现,针灸的疗效非常高,非常快,针灸最应该是治疗疾病的首选科室。#百里挑一#(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