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肾科疾病,大部分人都可能会心头一紧。
可小九那个被检查出肾囊肿的叔叔却道:
没事的!我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说它和什么蛋白尿、胡桃夹什么症的三个病都是良性疾病,完全不用在意。
肾脏,是在咱们体内承担着代谢废物任务的重要器官。有很多与肾相关的疾病,稍有不慎,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真的不用在意吗?对于叔叔说的话,小九在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了求证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小九特意请教了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叶志斌。
叶志斌主任医师医院肾内科
·医生的答案,有些不同:
叶主任表示,当患者确诊患有肾囊肿、直立性蛋白尿或者胡桃夹综合征时,确实如网上文章所说,它们都是良性疾病,对肾功能影响甚小,往往无需过多担心。
但是,在临床上,要判断病人是否所患肾脏病是否真的就是这3种病,却是很难把握的事,别说患者自己不清楚,就连医生也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误诊情况,需要格外谨慎。
轻易诊断“肾囊肿”,很危险
一般我们说的“肾囊肿”,就是指单纯性肾囊肿,它是一种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小的单纯性肾囊肿一般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不会对肾功能造成太大影响,较大的可能会引发腹痛、腰痛等症状。
而双侧的、较大的肾囊肿长时间对肾脏实质进行压迫、破坏时,就可能出现肾脏功能损害。
人们通常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的,单纯性肾囊肿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少数人的肾脏囊肿会慢慢长得很大(直径超过6厘米),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但是,考虑到检测设备的精准度,以及主治医生的经验,通过简单的报告和问诊就判断患者所得的是单纯性肾囊肿,有时可能会误诊。”叶主任介绍。
叶主任告诉小九,他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位50岁左右的老大哥,B超检查结论是单纯性肾囊肿,就在患者为此大舒一口气时,叶主任谨慎地建议他再做个CT看看,做完才知道——囊肿是恶性的!
后来,经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确诊是恶性的囊肿。
除了这位患者,叶主任在就医过程中,还碰到少数患者,起初认为是良性肾囊肿,经过长期随访后,发现肾脏上长的囊肿已经变成了“坏家伙”。
“其实,面对患者肾脏上长的囊肿,一个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一般是能够辨别出是良性或者恶性的病变,但是要做到对所有囊肿都百分之百的准确判断是比较难的,一些刚开始看起来良性的囊肿,往往在随访过程中被发现是恶性病变。”
叶主任建议,对于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者,患者可以再到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处随访,如果超声科医生对病变性质难以肯定或者怀疑,就要缩短随访的间隔时间,或者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看似良性肾病,可能是肾炎作祟
提到“直立性蛋白尿”和“胡桃夹综合征”,叶主任告诉小九,这两种良性的肾科疾病的诊断,也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在他行医的30多年从来没有确诊过这样的病例。
因为很多长期研究显示,多数一开始诊断为是这直立性蛋白尿或者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其实是是其它肾科疾病在作祟。
那,直立性蛋白尿,是啥呢?
一般来说,表现为尿液中有大量泡沫、或者出现下肢或眼睑水肿。
直立性蛋白尿又叫做体位性蛋白尿,它的特点有些“神奇”——
清晨在卧床时尿蛋白排泄量正常,而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以及在长时间直立、行走或活动时,尿蛋白会明显增多,而平卧休息后可转为阴性。
但是,叶主任表示,根据这样的症状表现就判断患者的蛋白尿是直立性蛋白尿是不妥的,因为还有一些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也是这样,万万不可大意。
以前,有这样一位患者来找叶主任就诊,他的情况就是早上尿蛋白排泄正常,白天活动训练时蛋白尿有明显增加,到晚上休息后转为了阴性,这样一看确实可诊断为直立性蛋白尿。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患者发现自己的蛋白尿明显增多,通过复诊做穿刺时发现是一种慢性肾炎。因此,对于蛋白尿程度很轻的患者,即使其尿蛋白排泄增多是在改变体位后,也不要轻易认为他就是得了这个病,要注意定期随访。
除了直立性蛋白尿,胡桃夹综合征也是同一个道理。
所谓胡桃夹综合征是指患者左侧肾静脉受到压迫而淤血,引起血尿、蛋白尿等。
有少量蛋白尿或者血尿的患者,做超声检查时,常被发现存在胡桃夹现象,此时肾脏科医生容易认为其尿液检查异常是良性胡桃夹综合征所致,但实际上可能是慢性肾炎的早期表现!
所以呀,也应该进一步做其他检查以除外继发性肾脏病,并密切随访尿液检查和肾功能。需要谨慎对待病情,注意长期随访观察,以免误诊和错过好的治疗机会,患者也需有定期复查的意识。
如何预防肾病?
肾囊肿与年龄、衰老相关,目前还没有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措施。
但可以确定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少熬夜、不滥用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等,既能有效延缓肾脏“衰老”,也对预防肾病有一定效果。
和医生聊完,小九发现,在对待健康事上,咱们绝对不需要恐慌,但谨慎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时候,你不把它当回事,它也不把你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