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肾小球肾炎是尿*症的第一大病因,占尿*症群体的35.81%;其次是糖尿病,占比24.80%;第三位病因是高血压,占比14.19%。
慢性肾脏病中,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目前我国糖尿病人群有1.2亿,高血压人群有2.5亿,这些都是尿*症人群的“后备*”。
根据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公布的数据,年糖尿病肾病(27.0%)超过高血压肾损伤(20.8%)和肾小球肾炎(15.1%),成为肾病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发病。
据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的统计:我国血液透析病人中糖尿病肾病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13.5%,超过高血压肾病,从透析患者的第三大病因跃居为第二大病因。
这三类患者,如不积极控制,病情进展速度较快,5-10年内进展至尿*症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一定要积极治疗。
1、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首先明确诊断,糖尿病人出现蛋白尿,不一定都是糖尿病肾病。
根据年NKF-KDOQI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断建议,以下情况常被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存在大量白蛋白尿。
●或以下情况存在微量白蛋白尿:
①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②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也就是说:
①糖尿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考虑是糖尿病肾病;
②糖尿病人出现微量蛋白尿,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考虑是糖尿病肾病;
③或者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出现微量蛋白尿也考虑是糖尿病肾病。
根据年NKF-KDOQI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断建议修订版,伴以下情况应考虑到可非糖尿病肾病的存在:
①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②肾小球滤过率(GFR)过慢或过快下降;
③蛋白尿急剧增多或肾病综合征;
④顽固性高血压;
⑤肾沉渣活动表现,比如说有血尿;
⑥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⑦普利类降压药(ACEI)或沙坦类降压药(ARB)开始治疗后2~3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30%。
糖尿病人出现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还是非糖尿病肾病,还是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共存,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完全不同的,明确诊断,是为了治疗有更针对性。
其次,糖尿病肾病控制好血糖
如果明确为单纯的糖尿病肾病,那就要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避免糖尿病肾病加重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老年人或者出现了肾衰竭,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放宽到7%~9%。
目前推荐的所有降糖药都不损害肾脏,但通过肾脏排泄的降糖药在肾功能减退后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低血糖或者其他副作用。
再次,糖尿病肾病控制好血压
据统计,而75%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一方面,高血压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高血压也导致及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和肾功能恶化。
在糖尿病患者中,收缩压超过mmHg者,肾功能下降速度为每年13.5%,而收缩压mmHg者,肾功能下降速度为每年1%。
控制高血压是延缓肾脏病进展、避免发展到尿*症期的最主要治疗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而言,控制血压和控制血糖同等重要。所以,控制血压应贯穿于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始终。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值是</80mmHg。而最新发布的KDIGO指南,慢性肾脏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无论是否合并蛋白尿,无论年龄,收缩压都应该控制在mmHg以下。
2、血压长期超标的肾病
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分两类:
一是原发性高血压;
二是肾病继发性高血压。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必须尽快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内。如果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肾脏病进展的速度会非常快,仅需5-10年就可进展至尿*症。
尿蛋白稍高点没事,潜血稍高点也没事,甚至很多情况下肌酐稍高点问题也不大,但血压升高绝对不行,必须积极规范的的降压治疗和低盐饮食,千方百计也要使血压达标。
三、尿蛋白定量持续高于3.5g
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3.5g为大量蛋白尿。
持续长期的大量蛋白尿,会造成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营养不良、血液高凝高粘状态、血栓或栓塞形成,并激活多条路径加速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同时还会影响药物的效果,使肾功能衰竭提前到来,或许只需5-10年时间就可以发展到尿*症。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快速进展的肾病,一旦发现,一定要重视,并积极的控制。
另外,还有些肾病虽然不太常见,但病情进展往往较快,比如:新月体肾炎、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因病理类型较差,也有可能在数年内进展至尿*症,需要及时积极规范的治疗,尽最大可能阻止尿*症发生。
无论哪种肾病,只要早发现早规范治疗,对药物治疗反应好,就与尿*症无缘。但是,如果病情控制不理想,这些患者会更容易进展到尿*症。
有肾病疑惑怎么办?
每天都有经验丰富的肾病专家出诊
同时提供免费预约平台
患者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