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神秘的器官,有些人因为话题“私密”对它避而不谈,有些人则热衷于“补肾文化”乐此不疲。那么它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医学,一探肾脏之谜!
01
什么是“肾”?
现代医学所说的肾和传统中医所讲的肾并不等同,其根本原因是西方医学进入我国后,翻译时借用“肾”这个字。中医的肾是对一系列有序生理功能的概括,而现代医学的肾则是基于人体解剖的一对人体器官。今天我们所谈的慢性肾脏病中的“肾”就是后者。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过滤机体代谢废物、调节人体内环境稳定、分泌激素(调节血压、补血、壮骨)等作用。肾脏生病了,身体里的代谢废物排不出去,内环境的稳定被破坏,还会出现水肿、血压升高、贫血、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者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慢性肾脏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它预后差,医疗费用高,生活与就医负担重,会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
02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现代医学认为,以下情况属于慢性肾脏病:
1.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
2.肾移植病史;
3.GFR(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ml/min/1.73m2)≥3个月。
肾脏结构异常与否我们可以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或肾脏穿刺活检得到明确。
肾脏功能评价可以通过抽血(肾功能)、验尿(尿常规、尿蛋白测定等)检测得到明确。
GFR(肾小球滤过率)是临床中评估肾功能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的降低提示肾脏滤过功能的下降。根据GFR水平的高低我们将慢性肾脏病(简写为CKD)分为5个时期。
03
慢性肾脏病特点
1.早期不明显,晚期进展快。1-3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减退等轻度不适,3期后症状才相应加重,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后,进展至终末期的进度就大大加快,可出现心衰、肺水肿、消化道出血、代谢性酸中*、高钾血症、尿*症脑病、贫血、出血、血栓等症状,严重威胁生命。
2.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慢性肾脏病如能得到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甚至可以逆转。
04
慢性肾脏病危害
1.吸烟、肥胖、老年、蛋白尿、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因素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2.有效血容量的减少(如呕吐、腹泻、休克等)和肾脏*性药物(止痛退热药、部分抗生素、造影剂、部分未炮制的中草药等)应用可导致肾功能的急性加重损伤。
05
如何做好预防?
1.做好基础预防
(1)体育锻炼:可耐受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次,每次30min)。(2)保持健康体重:维持BMI18.5-24.0。(3)戒烟。(4)规律作息,避免疲劳,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5)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6)避免肾*性药物的应用。
2.做好健康体检
(1)普通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肾功能、尿常规检测,当出现血肌酐升高、血尿或蛋白尿阳性时及时专科就医;(2)高危人群(具备危险因素),应每年至少进行2次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需进行尿蛋白的定量测试并评估GFR水平。(3)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专科医生建议做好监测。
3.积极治疗原发病
当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肾脏专科就诊,拟定诊疗方案,控制病情进展。
4.做好饮食营养调控
饮食宜清淡,减少钠、钾的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钙剂;适当补充VB6;在控制体重的基础上补充足够的热量。
5.老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