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名家传承治肾炎水肿九法
TUhjnbcbe - 2021/2/24 9:19:00
白癜风中药治疗 http://m.39.net/pf/a_4784993.html

导读:

房定亚教授:曾任中医院院长,全国中医药传承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医院风湿病科,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学贯中西,主张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专方专病,临床疗效卓著,我在年时曾随房老抄方3个月,学到不少东西,近来翻阅以前的培训资料,找出在大连举办的名老中医经验讲授与学术研究班讲义,看到房老治疗肾炎水肿九法的讲稿,感觉思路出新出奇而又守法。值得我辈学习。其讲稿中涉及传统方剂数十个,足见房教授读书之多,见识之博。因原文是讲课稿,存在个别错别字直接予以改正了。

治肾炎水肿九法

房定亚

古代治疗水肿的方法与方剂虽多,仔细推究不外乎发发汗、利尿、泻下三大原则。从文献分析,《素问汤液醪醴论》云“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CUO)、开*门、洁净府,这是治水肿的三大法的创始.相继,《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又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这是张仲景对去菀(wan)陈莝(CUO)、开*门、洁净府三法的具体应用,并且补充了使用三法的适应症。后世医家在运用以上治水肿原则的基础上,又有不断充实和发展,如朱丹溪将水肿病分为阴水和阳水,叶桂说“通表,利小便,乃宣经气,利腹气,是阳病治法;暖水藏,温脾肾,补后方以驱水,是阴病治法”。唐容川认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祛瘀血则痰水自消”。张景岳说“凡治水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先贤还有正确处理“利”与“补”之间关系的经验等。这些治法比古治水三法更详尽,亦即治水的原则日臻完善。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临床实践,将治水肿的方法分述如下:

(一)宣肺利水:《内经》中的“开*门”即宣肺利水法,亦即发汗法,通过宣肺发汗而达到利水的目的。《金匮要略》有“风气相搏,身体洪肿,汗出乃愈”,《丹溪心法》也云“水气在表,可汗”,这说明用宣肺发汗治法能治疗水肿,其理在于经过宣肺发汗,疏浚水之上源,使腠理开发,水道通调,肿自消退。由此可见水并不是随汗而失,而是从小便云,故名之曰:宣肺利水,有人将此法喻为“提壶揭盖法”,十分中肯,此法多用于急性肾炎初期,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期水肿,如浮肿先始于头面,继而下延,来势凶猛,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或有湿热,肢体酸痛,脉浮,苔薄白等,中医辨证属于风水或皮水者。代表方有越婢(bi)汤,越婢加术汤,麻*连翘赤小豆汤,麻*汤,苓桂浮萍汤等。

二,健脾利水。健脾利水是治水肿的正法,从古至今推崇者居多,《丹溪心法》云:水肿因应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其健运,自然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宜补中行湿而利小便,切不可下。张景岳也倡此说,但是我们临床实践的结果并不相符。如有病例,脾气不运或脾阳不足,水湿不化而为水肿,若单纯健脾补气,反使气滞而肿胀加重,故《医镜》云:夫肿胀之末,多有标实本虚者,泻之不可,补之无功,最为危候。危候虽不一定,但其余言论确系阅历之谈。脾虚水肿诚为标实本虚,故应标本同治,以健脾或温脾合渗湿之剂治之,方能小便增多,而脾气或脾阳恢复,水肿消失。否则不能使水肿减轻,反而水气上涌,尿量减少,腰以上水肿加重。因此健脾或温脾,必与渗利之剂同用,才能收到利水的效果。这是因为水邪盛,脾被湿困,土气必壅,此时愈健脾补气,脾气愈滞,水湿愈停,此乃湿困脾土之由也,若先利水患,解湿困之围,使脾醒气行,同时又健脾助气,运化功能得复,肿必自消。此法多用于慢性肾炎水肿期或肾病综合症证见水肿,病程较长,来复消长,腹大肢肿,神疲乏力,中医辨证属于脾虚正水者。常用健脾利水方五苓散合五皮饮,防己*芪汤,外台茯苓汤,防己茯苓汤,胃苓汤,春泽汤等,温脾利水方如实脾饮,附子理苓汤等。

(三)温肾利水。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是酿成水肿的重要原因。缘肾阳气不足,气化不行,则聚水为肿。正如《景岳全书》云:夫所谓气化者,即肾中之气也,即阴中之火也,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而为肿,又因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导致脾阳虚不能制水,亦可是水肿加重,反之,脾虚水肿为原发,病久及肾,也可形成脾肾阳虚的病候。总之,脾肾阳虚皆能引起水肿。鉴于肾气从阳则开,从阴则阖之理。那么用温肾利水治肿,自然是正治之法。明张介宾认为“水肿症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以温脾补肾,此正法也,……然以消肿,惟少年暂病即可,若气血俱衰,而复不能受补则大危之候也。故凡遇此辈,必须千方百计,务求根本,庶可保全……,凡属中年积损者,必以温补而愈,皆终身绝无后患。盖气虚者不可复行气,肾虚者不可复利水,且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由勉强。”我们认为,这类病人多是虚中夹实,单纯温补脾肾并不能化气利水,每每遇到脾肾阳虚水肿的病人,不加渗利之剂,单纯温补脾肾,结果尿量反而减少,水肿加重,并现恶心呕吐,水肿消后或每日尿量保持在毫升以上,这时肾虚才是主要的,尚可考虑温补,即扶正与祛邪,温肾与渗利之剂,合用,方能取效。温肾利水法常用于慢性肾炎,长期水肿或肾病综合症或停用激素水肿复发者,证见水肿迁延,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腰痛酸重,畏寒身冷,中医辨证属于脾肾阳虚的阴水证,代表方剂有真武汤合五苓散,附子五苓散,济生肾气汤,桂附地*汤加利水药等。

(四)行气利水,这是治水肿的一种变法。但是运用的机会颇多,立法的依据是,为推动水血运行的动力,气滞水停,水聚气不行,所以水肿已久,常常引起气滞,气滞又反增加水肿。《诸病源候论》云:“三焦不泻,经脉关系塞,故水液溢于皮肤而令肿也”。说明气机不畅,成为水肿加重的原因。故在治法上有疏肝利水,疏表利水,畅三焦气化以利气等,皆行气利水之属。或不用其法而师意,在利水剂中佐以行气,此治法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常用于慢性肾炎长期水肿不消,腹部胀大。疼连胸肋。肤色灰暗,皮肤增厚,小便不利,时有呕恶,舌苔腻,脉沉弦。中医辨证属于肿胀者,常用方有大桔皮汤,导水茯苓汤,木香流气饮,鸡鸣散等。

(五)活血利水。水血二者,在生理上,精血同源,在病理上,互为病因。唐容川说:“血化瘀水而肿。在《脉经》中以妇女月经病与水肿为例,说明水血的关系。先停经后水肿,为瘀血引起水肿,先水肿后停经,为水肿引起停经。再者,慢性肾小球肾炎,其肾组织病理改变为增生性变化,基底膜增厚,组织纤维化,瘢痕,肾脏萎缩。这些病理变化,中医认为是气滞血瘀证。所以,制定活血利水法是有临床和理论基础的。此法常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尿总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证见水肿日久。皮下有瘀斑,或有丹素*红线,或妇女经闭水肿,或腰痛尿中有血,脉沉弦,苔*或白,舌紫暗。中医辨证属于瘀血水肿者,常用的方剂有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散,桂枝茯苓丸合五皮饮、益肾汤,加赤小豆、冬瓜皮、大腹皮等。

(六)清热利水。由于*热湿热引起的水肿。或水肿伴有郁热。就用清热解*利水法或清热利水法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热甚则肿”。说明热是产生肿胀的原因之一。《医学入门》云:“脾病则水流为湿,火炎为热,久则湿热郁蒸经络。尽皆浊腐之气,津液与血化亦化为水”。《沈氏尊生书》引叶桂语曰,“夏季湿热郁蒸,脾胃气弱,水谷之气不运,湿著内蕴为热,渐至浮肿腹胀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湿久积,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者坐不得卧,俯不得仰”。均指出湿热郁滞,亦可产生水肿。肾炎水肿,多继发于细菌、病*、寄生虫感染之后。常伴有扁桃体炎或皮肤疮*等,即伴有*热症,所以针对湿热*热引起的水肿,制定清解利水法。常用于肾炎水肿伴有感染,或肾盂肾炎水肿,证见肿势多剧,胀大胀满,胸闷气粗,胸中烦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有皮肤疮疖痒疹,或咽痛发热等,苔*腻,脉数。中医辨证属于*热或湿热水肿者,常用方剂有五味消*饮合五皮饮,桂苓甘露饮,八正散,萆解分清饮。

(七)养阴利水。《金匮要略》猪苓汤即有育阴利水之意。后人师其法。将养阴利水法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其病机为阴虚而夹有湿热。正如《景岳全书》云:凡素禀阳盛,三焦多火而病水肿者,其证必烦渴喜冷,或面赤便结,或热喘嗽,或头面皆肿,或脉见滑实,此时湿热相因,阴虚之证也。《辨证奇闻》亦云“真水既衰,则虚火须炽,虚火既盛,而真水力不能制,……水从火犯,……散聚于阴络,随五脏六腑之虚者入而注之,不走小肠,而走手足皮肤,而毛窍出水也”。说明阴虚阳亢者,易夹湿热而为水肿。或者是阴虚而虚火上炎,灼烁肺金,肺失治节而水肿。王肯堂明确指出:“若肾经阴亏。虚火烁肺金和小便不生者,用六味地*丸以补肾水”。阴虚水肿多见于急性肾炎恢复期,下肢残留轻度水肿,治疗比较容易,慢性肾炎肾病型水肿较著,而又属肝肾阴虚者,还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出现阴虚水肿,水肿顽固,很难消退,治疗比较困难。阴虚水肿症见身肿,皮肤干燥,腰酸头晕,口渴欲饮,口燥咽痛。颜面绯红,满身痤疮,或午后低热,苔少舌红,脉细数。辨证属于阴虚者,常用方剂有猪苓汤,知柏地*汤加牛膝,车前子,或六味地*汤加渗利剂。

(八)食疗。水肿多有较长的病程。由于水肿迁延,日久不已,致体虚者多。其因脾胃虚弱,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另一方面,肾不藏精,而使精微下渗,随尿排出。再得,长期用导湿利水药,必然损伤正气,所以水肿日久,每致五脏俱损,形成虚劳重症。正如张景岳说:“水肿证以来及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对于如此重症必需调理补养,但是药补不如食补,这是立食疖法的理由之一。《素问-五常*大论》云:“大*治病,十去其六。常*治病,十去其七,小*治病,十去其八,无*之便,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用药要恰到好处,勿使过之,然后以饮食调理使身体自然恢复免疫能力,这是立食疗法理由之二。

用食疗法治疗顽固性水肿,往往是药效所不及。对于肾炎水肿病程较长,身体虚弱,疲乏不堪,尿量在每日毫升以上,而肿不消,每日排出尿蛋白在3克以上,血中尿素氮在25毫克%以下,利尿药效果不好,血浆白蛋白在2克%以下,中医辨证多属虚劳者,可选用食疗利水法。常用食疗方有《千金》鲤鱼汤,《外台秘要》鲤鱼汤,*芪炖鸭,赤小豆粉,西瓜汁。还有《沈氏尊生书》所载“青蛙,海蛤,鲫鱼,白螺,鲈鱼,白鱼,绿头鸭”等皆有利于水肿消退而不伤正。

(九)攻泻逐水。攻泻逐水法,古代用的比较多,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皆记载着许多攻水的方法。南宋以后逐渐强调健脾或温肾来治疗水肿,如朱丹溪云:“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宜补气行湿,利小便,切不可下”。说明攻水法后人有异议,我们也有同样的体验,轻易用攻水法弊多利少,但不等于取消攻水法。它毕竟是治水肿的一种手段,在必要时还有使用价值。如个别病例,邪盛正不太虚时,出现大腹水肿,经多方医治很难取效,不用攻法,就不能解决患者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正虚也可用攻法,以留人治病。根据临床观察,确实有一些垂危水肿病人,经用攻逐法转危为安,有的疗效巩固,不再复发。有的水肿虽消,但很快又起。再用之,疗效不如前次,反复应用效果就不明显了。分析临床资料疗效好的,大都是中医所谓正虚尚不太显著者,反之则效果不好。

由于肾炎水肿病程较长,临床上证情变化多端,每多虚实夹杂,需要在辨证上详加辨认,分清主次,在用法组方上要知常达变,不可胶柱鼓瑟,执一法一方而不变,根据病情需要,有时可将二法或三法合用,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文字版权属于作者,平台传播知识,分享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您喜欢

赵锡武论扶阳抑阴

《实用中医膏方学》介绍

方药中、许家松: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全)

王伯岳: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家传承治肾炎水肿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