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之势。
01.
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性疾病、遗传性肾病(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此外吸烟、肥胖、心血管疾病、贫血、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老年、营养不良等也是其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02.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在慢性肾脏病早期,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有的也可以出现以下早期信号:1.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
2.尿中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
3.血尿;4.夜尿增多;
5.反复眼睑或下肢浮肿;
6.血压增高(对于首次发现高血压者均应排除是否是肾性高血压引起);
7.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
8.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9.尿量减少。
随着病情的发展,早期症状更加明显,进入肾衰竭期以后则进一步加重,可出现高血压、心衰、严重高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消化道症状、肾性贫血、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03.
慢性肾脏病的检查有哪些?
1.尿常规:看是否有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等是否异常;
2.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根据定量结果评估病变程度,比定性更精确;
3.肾功能:看*素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是否有异常增高。
4.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肾脏滤过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指标。
5.泌尿系超声:早期发现肾脏结构是否有异常。
04.
慢性肾脏病如何防治?
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原发病,避免和纠正各种危险因素,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当慢性肾脏病患者进展至5期时,应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1.调整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不吸烟,不酗酒;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2.控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基础疾病,针对这些基础性疾病的治疗是逆转或者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因此需要长期控制好血压、血糖、血尿酸、蛋白尿等。目前认为慢性肾脏病人血压控制目标为/80mmHg以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之间,睡前血糖控制在6.1-8.3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尽可能将蛋白尿控制在小于0.5克/24小时。3.营养治疗:严格控制蛋白质及热量的摄入。慢性肾脏病1-2期时,推荐蛋白质摄入0.8-1克/(千克/天);从慢性肾脏病3期起至没有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推荐蛋白质摄入0.6-0.8克/(千克/天);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病人,推荐蛋白质摄入1.0-1.2克/(千克/天),其中优质蛋白质(奶,蛋,肉等)应该占到50%左右;热量一般为30-35千卡(千克/天),此外,还需补充维生素及叶酸等营养素,以及控制钾、磷等摄入。建议所有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都要接受专业的饮食指导,严格遵照医生开出的饮食处方进行营养治疗。4.当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第5期即尿*症期,就要考虑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脏移植。5.早期筛查:无论有无危险因素,都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的检测;对于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如有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65岁)及肥胖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和泌尿系B超检查。▼推荐阅读▼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
可以转发分享,留言区等你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