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1)
考点一肾小球疾病
一、分类
肾小球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疾病,肾是唯一受累的脏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由免疫性、血管性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疾病;遗传性疾病是一组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遗传性家族性疾病。
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因
1.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免疫复合物在电镜下表现为高电子密度的沉积物,分别定位于(1)系膜区;(2)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构成内皮下沉积物;(3)基膜与足细胞之间,构成上皮下沉积物。
2.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
3.肾小球损伤及疾病
三、基本病理变化
1.细胞增多: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或肥大,并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2.基膜增厚:可以是基膜本身的增厚,也可以是内皮下、上皮下或基膜内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
3.炎性渗出和坏死
4.玻璃样变和硬化
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管腔内可出现由蛋白质、细胞或细胞碎片浓聚形成的管型。肾间质可发生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
四、临床与病理联系
1.肾小球疾病综合征
(1)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出现水肿、血尿和蛋白尿等改变后,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并发生急性肾衰竭。
(3)肾病综合症: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4)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
(5)慢性肾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症。
2.病理学基础
(1)尿的变化:少尿或无尿;多尿、夜尿和低比重尿。
(2)低蛋白血症
(3)水肿
(4)高脂血症
(5)高血压
(6)贫血
(7)氮质血症和尿*症
五、类型和病理特点(高频)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是常见病原体。通常发生于咽部或皮肤链球菌感染1-4周之后。
(2)病理变化
双肾轻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散在粟粒大小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
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肿胀,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肾小球内由颗粒状IgG、IgM和C3沉积;电镜检查显示电子密度较高的沉积物,通常呈驼峰状,多位于脏层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基膜之间。
(3)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通常于咽部等处感染后10天左右出现发热、少尿和血尿等症状。
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
Ⅰ型为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
Ⅱ型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Ⅲ型为免疫反应缺乏性肾炎
(2)病理变化
双肾体积增大,颜色苍白,表面可有点状出血点,切面见肾皮质增厚。组织学特点是多数肾小球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3.膜性肾小球病
(1)病因
慢性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
(2)病理变化
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电镜下显示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与上皮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沉积物之间基膜样物质增多,形成钉状突起。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
Ⅰ型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并有补体激活;
Ⅱ型患者常出现补体替代途径的异常激活。
(2)病理变化
Ⅰ型电镜下特点是系膜区和内皮细胞下出现电子致密沉积物
Ⅱ型又称致密沉积物,较少见。免疫荧光检查显示C3沉积,通常无IgG、C1q和C4出现。
(3)临床病理联系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常伴有血尿。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病理变化
光镜下主要改变为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电镜下除上述改变外,部分病例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
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
(1)病理变化
电镜观察肾小球基膜正常,无沉积物,主要改变是弥漫性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2)临床病理联系
多见于儿童,是引起肾病综合症最常见原因
7.IgA肾病
(1)病理变化
系膜性增生病变,也可是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或硬化。
8.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变特点
双肾体积减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大体病变称为继发性颗粒型固缩肾。
(2)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上部分患者有其他类型肾炎病史;部分患者起病隐匿;早期可有食欲差、贫血、呕吐等;有的患者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或氮质血症;晚期主要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
(以上选图来自五年制第九版病理学课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