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液代谢是指水液的生成、输布以及水液被人体利用后的剩余部分和代谢废物的排泄过程。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腑共同参与的、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以肺脾肾为中心完成的。
《灵枢?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阐释。津液的生成与输布,主要由于肺的通调水道、脾的运化输布、肾的气化蒸腾和三焦的疏泄决渎完成。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之枢纽;
肾司开合,为主水之脏。
《景岳全书》:“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表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肾的气化作用和脾的运化功能贯穿水液代谢的始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的作用。如脾虚运化失调则精微不能输布,水湿不得运行而停蓄;肾司开阖,其开阖之功能端赖肾中阴阳之互济保持相对之平衡,若肾阳虚开阖失司则小便不利。水液代谢障碍,势必耗伤肾气,精微遗泄日久,更耗肾之阴阳。肾虚温煦滋养失职,脾气匮乏,脾虚化生不足,无力充养先天,二者相互为患,导致水肿发生。
总之,水液代谢虽然涉及多个脏腑,主要在于脾肾两脏。而慢性肾病经大量病历观察90%以上皆呈现脾肾虚症候,故认为,从脾肾入手是研讨此病之关键。
2慢性肾病的发生关键在于脾肾功能失调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入手分析,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肾病之水肿、蛋白尿、血尿与脾肾相关,其病机关键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尤其是慢性肾脏病,脾肾阴阳失调贯穿疾病的始终。
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由脾运化之水谷精微与肾藏之精气化生。蛋白尿的生成,与脾肾两藏虚损密切相关。
脾虚不能运化升清,谷气下流;脾失统摄,精微下注,所谓“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亏虚,肾失封藏,肾气不固,精微下泄,也可发生蛋白尿。
血液化生于脾,化精于肾,脉为血府。血液全赖五脏共同作用,才能循行于脉中,布散于全身。任何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血不循常道,均可致尿血。正如李用粹云:“脾经湿热之邪,乘所胜而下传水府……或肾虚火动……或劳力伤脾……俱使乘热下焦,(中医五运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