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
蜜蜂草,香戎,香茸,江香薷,西香薷,
辛,微温。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药
1.发汗解表:用于暑湿感冒,多因夏季乘凉、饮冷或外感风寒所致,常与藿香、杏仁配伍。
2.祛暑化湿:用于寒湿秽浊伤及脾胃引起的呕吐、腹泻、腹痛等证,可与白术、白扁豆、厚朴等同用。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取其发越阳气,通利水湿的作用,目前多用于夏季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水肿。
本品辛微温,芳香化浊,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为夏季暑湿感冒的常用品,被称为夏季的麻*,能发汗解暑、利脾化湿。
香薷与麻*,皆能发汗利水。香薷辛温,善能发汗解暑,兼有利水作用,颇似麻*,因此有“夏月麻*”之称。然与麻*不同之处,为香薷发越被遏之阳气,发汗解暑,利脾而化湿;麻*开宣肺气,透发毛窍而发汗解表,其发汗力强,散寒力也较优,但无和中化湿作用,另外兼以宣肃肺气、通调水道作用,具有止咳喘、利水之功效。
1.配白术:本品辛而微温,上能宣肺气、开腠理、达皮毛,下能通三焦、利水道,有彻上彻下之力;白术甘温,功专健脾运湿,安定中州,二者相伍配对,以香薷宣上导下.通利水湿为主,辅之以白术燥湿行水,合为宣散安中,利水消肿之良剂。用于脾虚兼挟风邪犯肺所致的通身悉肿、小便不利之病症。多用治急性肾炎浮肿。
2.配藿香:本品辛温芳香,为发汗解表之上品,又能化湿和中,故有“夏月麻*”之称;藿香辛温而不燥,化湿又能发表,善治暑湿为患,兼有醒脾之功。二药配用,治夏令感冒挟湿,症见发热恶寒、胸闷、呕吐、腹痛等证。
3.配杏仁:本品发汗解表,入肺、胃经,佐杏仁之苦降,助香薷开泄肺气,以逐暑湿之邪,香薷性刚强,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刚柔相济,尤宜治夏季风寒感冒表实证。
4.配白扁豆:本品辛微温而芳香,有发汗解暑之功;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有“消暑”之效。二药配用。治暑令感寒吐泻,外感内湿,症见身热无汗、头痛、口渴、吐泻腹痛的夏令伤暑症。
5.配厚朴:香薷辛温苦,有和中化湿之功;厚朴辛苦温,有除湿宽肠之用,二药配用,性味从辛、从燥、从苦组成,而能消食积、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适宜,可治夏季暑湿泄泻、霍乱腹痛吐利。
无表邪者忌用;火盛有热者忌用。
内服:3~12克,入煎剂,用于解表,煎时宜短;用于消肿,煎时宜长。本品有特殊香气,热饮易呕,可凉服。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及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称青香薷,后者称江香薷。夏季茎叶茂盛、花盛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残根和杂质,阴干。切段,生用。主产于江西、河北、河南等地。
《别录》:“香薷,味辛,微温。主治藿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日华诸家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本草纲目》:“暑月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
《本草经疏》:“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肿者,除湿利水之功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