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换空间
一个连通用汽车都尊敬的伙伴,足够有理由让人重新审视。
从青岛到柳州,城市格局、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唯一的相同点是生活节奏都不算快;但南北设厂的上汽通用五菱(SGMW)却在这两地具有一致的高识别度。从青岛发动机工厂二期项目扩建到柳州宝骏基地竣工,走访两地的最大感受是这家车企几乎成为了当地的地标——上汽通用五菱独特的耸入式企业标识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它的存在。除此之外,这家开创“中中外”合资模式的车企还在用不断创变的思维影响着周围的众人。
2011年,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克森参观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时,曾将青岛工厂定位为通用旗下的样板工厂之一。他的兴奋源于一点,在通用体系内几乎找不到具备相同成本控制能力的合资伙伴,并且,这一伙伴正通过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庞大的通用在海外新兴市场的全盘思路。
2012年11月18日,上汽董事长胡茂元走访柳东宝骏基地,在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面前表达了足够的惊讶,无论是厂房的先进程度或是研发中心展示的实力,都让见惯世面的胡茂元不吝赞赏,同样是搞自主开发,相信胡茂元心中对上海和柳州已经有了自己的综合考量。
和他们一样惊讶的人还有更多。现任微软中国副总裁,曾任通用(中国)副总裁的陈实或许会后悔当年的某次决定,正是他曾在产品决议中对五菱宏光投出了反对票,但事实证明,五菱宏光现在不仅在中国市场具有了足够的市场份额,而且即将在印度实现本地化生产。
从500强CEO到本土高级职业经理人,几乎谁也没有想到眼前的结果——年销140万辆整车,仅向地方财*的贡献就达70多亿元;从2002年的11月18日开始以“中中外”模式组建,上汽通用五菱经过10年锤炼,当年的“土八路”已经成长为国际合作链中密不可分的重要一环。
11月18日当天,面对让当下所有车企侧目的宝骏基地全新厂房,沈阳颇有感触地说:“柳东工厂就是针对所有供应商的一张最好的名片。”在此前,还从未有如“德国大陆”、“联合汽车电子”、“延锋伟世通”等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委身屈就向低端市场做研发配套,但现在,它们几乎全数进驻宝骏基地配套的零部件园区。在沈阳看来,这本身就是国际对抗中国自主的一次完胜。
从宝骏630开始,上汽通用五菱已走上了另一段征程。区别于跨国车企对平台技术的反复压榨和国内纯自主车企的孜孜求变,SGMW既能借力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通用与上汽共同投资)的研发优势,又很有主见地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外界有理由更关心当下的“宝骏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合资自主”不同的血液黏性。
对于很多有志于自主创新的车企而言,沈阳的态度很有借鉴意义:“无论是研发或是销售团队,没有几款完整周期的产品历练肯定是不够的。”他着重提及了之前上汽通用五菱最成功的一款平台——五菱之光,“足足存活了10年。” 在沈阳看来,上汽通用五菱从没有资格说自己是市场的领导者(尽管它的微车市场份额已占全国容量的近50%),“运气好,只是一个领先者。” 沈阳表示。
之前,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坚持的是“低成本、高价值”,包括他在内的众多上汽通用五菱10年创变的参与者都很清楚:他们用了10年时间换来了市场的可见增长,往后走,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你能制定市场规则吗?你能维护市场秩序吗?这个资格我们还差得远!”单从沈阳这句话,已能读懂柳州人让对手和伙伴尊重的理由。
(作者系本报汽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