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9岁,已婚。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20年,多次住院治疗,长期蛋白尿(++~+++)。4年前因感冒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尿常规检查尿蛋白(++++)而入院治疗。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经用激素、环磷酰胺等综合治疗后,水肿消退,尿蛋白为(++~+++),久治不消。
患者出院后,寻求治疗找到我。诊见:腰酸乏力,疲劳,易感冒口苦,纳差,夜寐差,面色萎黄,咽痛,尿黄,舌尖红边有齿痕、苔根部黄腻。
辨证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为法。
处方:黄芪、山药、茯苓,党参,生地黄、玄参,泽泻、山茱萸,石韦、益母草,车前子,玉米须,乌梅炭。
方中,黄芪、党参、山药均为益气养阴之药,可以强壮脾肾之气,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抵抗力,对抗易感冒等症状。生地黄、玄参具有养阴清热的作用,针对气阴两虚的症状进行治疗,能够滋养肾阴,减轻咽干咽痛等症状。茯苓、泽泻、车前子、玉米须有利尿通淋,化湿降浊的效果,对于湿热内蕴的患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湿热排出,改善尿黄、口苦等症状。山茱萸具有补肾固精的功效,可以辅助增强肾功能,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石韦、益母草清热利尿,解毒排湿,对湿热下注的症状有较好疗效。乌梅炭则能收敛固涩,对于蛋白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二诊;患者服上方15剂后,尿蛋白降为(++),尿淡黄,口苦、咽痛减轻,纳食增加,但腰酸乏力仍较明显。此时,考虑湿热症状已有所减轻,但气阴两虚仍较明显,故在原方基础上去掉生地黄、玄参、泽泻等清热利湿的药物,加怀牛膝以加强补肾强腰的作用,并重用黄芪以益气固本。
三诊:患者服药3个月后,复查:尿蛋白转阴: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继服上方月余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我是中医教授何学红,大家有肾脏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