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慢性肾脏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中西医
TUhjnbcbe - 2024/4/6 0:15:00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早期慢性肾病的症状不显见,如一般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故有尿液异常时,建议就医检查诊断。

中医药治疗肾病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是在西医的基础上,加用一些中草药可以更好的延缓肾病的进展,更好的保护肾功能。不要对药物过度依赖,甚至过度治疗。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的策略。有些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情不断发展而导致并发症。养病的目的主要是不让病情继续发展,避免产生并发症。

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偶尔有疲劳乏力,如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应警惕肾功能的损害。

慢性肾脏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可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其他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厌食,恶心,呕吐,出血和溃疡。

2.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和凝血机制异常。

.心血管系统:心肌损害,高血压,心衰。

4.神经系统: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改变或精神异常。

5.皮肤:瘙痒,牛奶-咖啡色样皮肤。

6.骨骼系统:甲旁亢,肾性骨病。

7.其他:眼皮、面部和腿部水肿,肌肉震颤,手脚麻木等。

西医治疗:

1.利尿剂。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利尿剂,以减轻心肺负担,防止水、钠紊乱。

2.纠正酸中毒的药物。

.碳酸氢钠有助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以口服为主,必要时,也可静脉输入。对有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要防止碳酸氢钠输入量过多,且输入时,速度宜慢,以免加重心脏负荷。

4.调节钙磷平衡的药物,常用药物如碳酸钙、醋酸钙、碳酸镧、司维拉姆等。碳酸钙和醋酸钙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钙血症及高磷血症等,餐中服用效果更好。碳酸镧、司维拉姆为新型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可有效降低血磷水平而不增加血钙水平。严重低钙血症患者还可口服骨化三醇,但服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5.抗生素类药物。感染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治疗各种病原体感染,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合理选择,用药剂量需要依据慢性肾病的程度进行调整。

6.治疗贫血的药物。对于临床上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合并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血液系统肿瘤等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也可给予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进行治疗。

7.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保护心、肾、脑等靶器官。一般非透析患者应控制血压10/80mmHg以下,维持透析患者血压不超过/90mmHg。建议选用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8.调脂药。高血脂症的患者在透析前可应用他汀类或贝特类调脂药,尽量将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透析病人,一般不建议预防性服用他汀类药物。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溢肌肤,就是水肿,相当于西医学的肾病。

中医治疗肾脏病常用药物:

1.滋肾阴:熟地,龟板,阿胶,女贞,旱莲草,山萸肉,玄参,天冬,枸杞,

黄精,紫河车,怀牛膝,制首乌,桑寄生。

2.温肾阳: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故子,巴戟天,肉丛蓉,狗脊,继断,沉香。

.固肾精:金樱子,桑螵蛸,菟丝子,芡实,莲须,五味子,龙骨,牡蛎,益智仁。

4.填肾精: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龟板胶。

5.壮筋骨:杜仲,川断,狗脊,牛膝,骨碎补。

6.泻相火;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地骨皮,玄参。

中医刮痧治疗慢性肾病:

1.在背部肝俞、命门、三焦俞、肾俞均匀涂上红花油,用平刮法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度。

2.用拇指揉法揉腹部中脘、水分、中极,以局部酸胀为度。

.在下肢部的阴陵泉、三阴交、足部太溪等穴均匀涂抹红花油,用斜刮法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度。

慢性肾病患者要:

1、禁止饮酒。

2.禁止吸烟。
  

.禁止恼怒。

4.注意休息

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成药物有两大类:一类可以降低尿蛋白、减少血尿,常见的有黄葵胶囊、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等;另一类可以降低肌酐,常用的有尿毒清、海昆肾喜、肾衰宁等,后者主要应用于肌酐已经升高的患者。

如果病情比较轻微,可以单纯应用中成药治疗;如果病情略重,联合西药治疗效果会好一些。

患者应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也不可乱用药(包括中药及保健品),因为很多药物具有肾毒性,会加重病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肾脏病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中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