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当一部分难治性肾病,常规药物得不到理想效果,而免疫抑制剂这类“猛药”往往是“最终武器”。
免疫抑制剂,是肾病朋友要慎用的一类药物,包括:
令人闻之色变的激素类药物,比如可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经典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等;从抗疟药转变为免疫抑制剂,近来又被特不靠谱用于治疗新冠的羟氯喹;中草药提取物雷公藤多苷片;单抗类靶向药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等等。
但是,或是因为副作用较大,或是因为价格昂贵,这类药物都要慎用,使用之前认真考虑利弊。
哪些肾友需要要用免疫抑制剂?
需要用这类药物的肾病包括:
1.微小病变肾病
免疫抑制剂可以说是治疗微小病变肾病的特效药,完全缓解率超过90%,接近%.患者在短时间内需要承受明显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通常在停药后会消失,长期来看获益显著,故建议使用。
2.高危的膜性肾病
1/3的膜性肾病无需免疫抑制剂即可自发缓解,还有1/3的膜性肾病即使用了免疫抑制剂也得不到明显缓解。所以仅高危膜性肾病患者才需要用免疫抑制剂,包括:
(1)尿蛋白8g;
(2)尿蛋白3.5g且伴有肾功能减退。
3.肾综反复发作的FSGS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效果,但多数效果有限。约60%的患者尿蛋白得不到完全缓解,而得到缓解的40%的患者经常复发,而且可能在复发后出现第二次用免疫抑制剂无效的现象。
所以FSGS首先应以常规治疗为主,包括降压、降脂、降尿蛋白、抗凝、抗血栓治疗。只有出现了肾病综合征(尿蛋白3.5g、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且反复发作的患者,才应使用免疫抑制剂。
4.部分IgA肾病
IgA肾病启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指征有两个:
一是看临床指标:充分使用普利/沙坦类药物后,尿蛋白仍1g;
二是看病理:具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系膜细胞增生、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等活动增生性病变。
5.部分系膜增生性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病比IgA肾病更容易出现大量蛋白尿,对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是病理有明显活动性病变的系膜增生性肾病患者,应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
6.狼疮性肾病
狼疮性肾病普遍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轻症、较重和重症患者,有小剂量激素、足量激素、联用激素+其它免疫抑制剂三种治疗方式。
7.部分过敏性紫癜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有一定的自愈率,儿童病例更容易自愈。对于一般患者,酌情进行抗过敏、抗感染、降压、利尿治疗。
如果过敏性紫癜肾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及尿蛋白1g且病理有活动增生性病变,则应使用免疫抑制剂。
当决定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时候,往往已经没有了太多好的选择。这注定是一条不太好走的路,途中可能布满了荆棘,风雨之后也并不一定能看到彩虹。
但这一步不是唯一,其终点也不一定是最后的归宿,我们还有其它的多种干预手段。慢性肾脏病这道坎,终究要跨过去,携着一颗勇敢的心踏上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