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曙光链接蔡淦仁心仁术享誉杏林
TUhjnbcbe - 2023/3/28 18:43:00
北京治疗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
                            

媒体

聚焦

11月12日,中国中医药报以《蔡淦:仁心仁术享誉杏林》为题,专题报道了我院全国名中医蔡淦的医学贡献。

全文如下

蔡淦教授是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首届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上海中医院终身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内科临床家和教育家。

精诚严谨

临床建树广受赞誉

蔡淦年8月生于上海,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制本科医疗专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校的第一届学生。该校前身是由海派名医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中医专门学校,其中名医众多,蔡淦有幸得到沪上诸位名家的栽培,研修经典,蒙训诸家。

年本科毕业后,蔡淦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医住院医师,就职于上海医院(现上海中医院),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时光荏苒,不觉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在工作之初,他曾跟随上海丁氏内科流派的第二代传承人童少伯、程门雪教授开展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继而协助张伯臾、*文东教授进行临床教学,编写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嗣后又师承名医张羹梅学习。蔡淦虽非丁氏内科流派的正式传承人,但却继承学习了丁氏内科在医疗、教学上的诸多思想。医院第一任院长程门雪在学术上给他很大启发,开拓了诊疗思路。回忆起跟随程老学习的时光,蔡淦常感叹其诊疗思路之与众不同,想别人所未想。比如慢性肾炎尿*症一般用清热解*法,而程老却通过发汗“开*门”的方法让*素从汗液排出。程老对《伤寒论》见解独到,把临床经验融汇到对《伤寒论》的解释中,编写了《伤寒论》歌诀。几十年来蔡淦时常翻阅这本书,不但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在临床应用时得心应手。当时医院的中医内科主任张伯臾教授对蔡淦影响尤甚,蔡淦治病非常仔细,问诊详细,脉案书写规范,证因脉治、理法方药,环环相扣,这一习惯的形成即承袭于跟随张老学习的经历。

在多年的临诊过程中,他荟萃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他首先提出了诊治脾胃病的“三观”理论;即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其次,根据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内科杂病时以脾胃为核心调摄五脏。例如认为慢性肾衰病机是“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土位”,提出补脾胃、泻阴火的治则;消渴病的病机是“火与元气不两立”,提出健脾清化的治则。

他对脾胃病的治疗又有独特的见解。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研究,曾获得8项相关科研项目支撑,并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成果1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根据胃癌是由癌前病变演化而来的规律和治未病的理念,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健脾益气、清热活血和化痰解*法治疗胃癌前病变以阻止癌变;并研制出医院院内制剂“莪连颗粒”,疗效经多项循证临床研究得以验证。对于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肠易激综合征,他提出抑木扶土、柔肝缓急、酸敛收涩的治则,并荟萃古方精华研制了治疗本病的专方“肠吉泰”。

论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蔡淦主张须分外感内伤。他指出,内伤杂病多缠绵难愈,或因病邪峻厉,或因正气不支,或因症情复杂,宿疾而兼新病,内伤又兼外感,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多种因素,凑合而成。针对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治疗对策。对外感热病的治疗,应采取“扭转”“截断”的方法,所谓“扭转”,即因其势而导之;所谓“截断”,即“先安未受邪之地”。其目的是使疾病不再继续发展,从而迅速得到控制。所谓“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对内伤杂病的治疗应采取“调养”“调整”的方法,所谓“调养”,即扶助正气,使正气得充而驱邪有力;所谓“调整”,即调整人体的阴阳,使之归于平衡,因病久缠绵,根深蒂固,治疗切不可操之过急,只要辨证不误,治疗方向正确,方药能切中病机,就不必轻易改弦更张,应守法守方,缓缓图之。所谓“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治法虽有不同,但两者又有联系,内伤容易感受外邪,而外感又进一步促进内伤,所以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应遵循温病名家王孟英之旨,外感病宜“实中求虚”,内伤病宜“虚中求实”。

因其精湛医术和学术成就,蔡淦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被国医大师任继学评价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名中医”。许多名人*要都延请他为其诊疗保健,如新加坡内阁资*李光耀、文学家巴金、遗传学家谈家桢等。蔡淦还受聘担任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宝中堂资深顾问,美国宝华医学会消化科顾问等职。他每年赴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坐诊;多次应邀赴日本、文莱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中医脾胃病治疗的技术指导。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电台进行中医防病治病知识的宣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蔡淦发挥全国名中医的学术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上海市关于新型冠状病*肺炎防控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并为武汉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指导中医药治疗工作。

蔡淦(前排右二)工作初期,与多名投身中医药事业的年轻人一起跟随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张伯臾(前排左三)开展临床工作,合影留念。

投身教学

品德高尚躬先垂范

回顾自己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蔡淦介绍,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医院,担负着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临床教师既是医生又是教师,具备双重身份。除了传授专业技术,老师的医德医风也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在临床教学中,蔡淦十分重视医德的培养,提出教师在临床带教中要把医德教育和业务教育紧密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用自己所见所闻和切身体会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同时,教师应身教重于言教,做到语言美、行动美、心灵美,要以自己的世界观、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治学态度教育、感召学生。这是蔡淦对青年教师、医师的期待和要求,也正是他为医为师的真实写照。

蔡淦平易近人,举止安详,言谈和蔼,待人体贴关怀,深得患者信任和爱戴,就诊患者常络绎不绝。无论冬日寒风凛冽或夏日酷暑,患者半夜排队挂号时时可见。蔡淦常常照顾挂不上号的患者,同时又总是推迟吃饭的时间诊治排队候诊的患者,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而面对患者的物质感谢,他总是婉言谢绝。

年9月,蔡淦在一次教学查房时诊治一位类风湿病患者,该患者罹患该病已十余年,诸肢端关节畸形,入院时不能下地行走,时作痛苦呻吟,虽服激素、抗炎止痛类药物,症状不见缓解。蔡淦观其关节局部喜热畏寒,舌淡黑,偏润,双脉沉细,遂投乌头汤,大辛大热以逐寒通络,服用一服药后,患者即痛减,继投数剂,患者疼痛基本消失,并可下地行走。患者喜不自胜,多次要给“红包”以示感谢,均被蔡淦婉拒。他常常教育年轻医师和学生:作为医生,心中爱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真心维护病人的利益,是减少医患矛盾、改善医疗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后辈们清楚地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蔡淦早晨7医院,经过紧张忙碌的上午专家门诊,匆匆吃了几口盒饭,又赶往下午的膏方门诊。就诊过程中,他全神贯注,眼观耳闻,口问手切,跟随实习的学生们已渐感有些疲劳,而蔡淦却不见丝毫懈怠。待门诊结束,已是华灯初上,蔡淦又草草吃了几块饼干,端上一杯水,步履匆匆地赶赴实习医生的业务课堂。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讲课后,蔡淦神情已显疲惫,但仍和蔼细致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这位花甲老人一天的工作安排,留给学生们的是深刻教育和无尽感动,其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为后辈们树立了标杆榜样。

年轻时的蔡淦在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给学生们上课,讲授中医内科学。

笔耕不辍

呕心沥血著述等身

年,上海中医院成立了以蔡淦姓氏命名的“蔡氏书屋”,吸纳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开展对中医教材建设、教学人才培养机制、中医教学方法的研究,定期组织教学查房、教学公开课等活动,成为医院培养“名师”的摇篮。走进“蔡氏书屋”,蔡淦编著的书籍及各种荣誉证书摆满了整整一排书架,来客们无不由衷敬佩,而蔡淦却常谦虚地说:“这些书的编写对我来说只是花了一点时间,希望它们对中医事业的后人有所益处和帮助。”

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各家学说对病、证、症的使用混乱,给学生理解中医理论精髓造成困扰。蔡淦对于中医学的规范化非常重视。上世纪80年代,他在编写《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总论篇时,首先规范了中医内科病、证、症的含义。“西医的理论非常规范,而中医各家学说各有各的讲法,让学生无所适从,所以一定要对中医理论进行规范,这样治疗也有规律可循。”蔡淦解释,“症”是指症状,只作为疾病的临床表现来解释,比如头痛、咳嗽等;“证”是指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在致病因素及其他有关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所产生的临床综合表现,并经过分析、综合、归纳而得出的证据,包括了舌苔、脉象、体征等;而“病”是由一组具有临床特征症状构成,并各有其不同的演变规律,包括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

蔡淦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在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脾胃病专著的编写方面著述成果众多,先后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共40部,包括《实用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内科学手册》《临床袖珍手册中医内科》《中医内科学习指导》《中医内科临床手册》《实用中医内科学》等。这些书籍横跨了近40年,是这期间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用书。其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教委特等奖。鉴于对该书的突出贡献,年蔡淦应邀出席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些工作真实反映了蔡淦在著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年他被上海市教委授予“教学名师”称号。

“蔡氏书屋”墙壁上的照片记录了蔡淦从医、从教不同时期的工作瞬间。其中一张摄于年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蔡淦介绍说,这是《实用中医内科学》统稿组会议照片,照片中有国医大师朱良春、全国名中医严世芸。当时正值酷暑,蔡淦在北京某宾馆统稿,用时整整3个月。在那个没有空调和电脑的年代,工作的辛苦和繁重可想而知,加上审定学术观点、校对、清样等,工作繁重而琐碎,一本书整理下来,书稿及草稿累积的厚度几近逾尺。一本书尚且如此,而蔡淦编著了数十本教材和学术著述,真可谓是呕心沥血。

蔡淦(右)为患者诊病。

承前启后

与时俱进桃李芬芳

蔡淦早年深受程门雪、*文东、张伯臾、童少伯和张羹梅等一代中医大家的悉心指导。身处新中国成立后最医院,他挑起了推动中医从传统的师承教育向现代院校教育发展的重任,并将二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机结合,在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蔡淦善于钻研、与时俱进,创立了“三阶段案例教学法”,即在临床带教中根据见习期、实习期分阶段教学的不同要求,精选出一系列病案,有目的、有步骤地施教,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掌握辨证要领,提出治疗法则及方药。这种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逐渐掌握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同时也大大增强和提高了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各种疾病的能力。蔡淦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每一个病证都注重提炼其特点。如在讲授“消渴”这一章节时,他要求学生们记住四句口诀:“三多一少小便甜,阴虚燥热是关键,上中下消最易辨,消渴玉女五味煎。”这四句话将消渴的典型症状、病机及辨证原则一一高度概括,便于学生掌握。在本科生的带教中,他非常重视四诊示范,对于研究生更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思路,使研究生们的课题不断地进入更新、更深的领域。

对于传统师承教育、学校科班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蔡淦指出,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药学术精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须有广泛的临床,以及名师的指点,方能体会到中医的深奥微妙。因此,中医高层次教育,除了科班教育外,必须重视临床技能的培养,要早临床、多临床。师承教育与科班教育各有优势,相互结合、优势互补。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蔡淦名中医工作室、蔡淦名师研究室为上海中医院及基层培养了不同层次的人才,促进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的继承发扬,亦为中医脾胃学说的深化奠定了基础。至今蔡淦共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30名、硕士30名。他对中医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对莘莘学子奉献出一片赤诚之心。在他的工作日历上永远找不到双休日,在他的神情中从来不会显露出倦怠。而在他的备课本上却不断可以找到内科的新进展,在他的玻璃板下不断地出现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毕业照,这便是他莫大的安慰。

从医近六十载,蔡淦影响了一代中医人、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造福了许许多多病患。如今,83岁高龄的他仍未尝释卷,研读典籍,并蓄各家所长,学习方药知识,常常出现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学术进展和动态,极少间辍。他说:“我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工作于我就是一种乐趣,整天跟病人、学生打交道,内心感到很快乐、很充实。”鉴于其多年来的无私奉献及学术影响,年,蔡淦获得首届全国名中医的称号,年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向他颁发了上海中医药发展终身成就奖,年上海市*府向他授予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这正是“莫道桑榆晚,为霞正满天”的最生动的写照。

原标题:《蔡淦:仁心仁术享誉杏林》

1
查看完整版本: 曙光链接蔡淦仁心仁术享誉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