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丽药酱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脑筋急转弯,问“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答案是水啊。
好有道理哎,并不是硬杠的,儿歌里也有唱过“饭前便后要洗手”(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的证据居然都来自脑筋急转弯和儿歌,哭辽~么的关系,后续我会正经的,拍胸脯保证!)
不仅用水洗衣服,洗菜,冲厕所,每天重复若干若干次的洗手啊,都得用水啊。
医院的小伙伴们,天天手都快洗秃噜皮了(请原谅东北话的经典),还有大家从外面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拼命洗手(老实交代,你去干啥了(☆_☆)/~~)。
这时候,怎么洗?
用清水,还是用香皂(玫瑰花香、茉莉花香、柠檬香、巧克力香、烤鸡香????),还是药皂,还是硫磺皂,还是抑菌杀菌皂,还是还是用普通洗手液,还是用抑菌洗手液,还是用免洗洗手液…
oh,mygod!这么多,怎么选!
别急、别急~老妹儿,今天药酱小分队来帮你排除万难,学会洗手(跟谁不会洗手似的~)以及如何正确洗手~
「怎么才能洗干净手手?」
首先,不能“干搓”(这好像是废话)。因为那样像没洗过手一样,让人心“发慌”。
其次选用一些洗手产品,让我们洗“净”手手,毕竟上完厕所再啃猪蹄都是需要手的呢,在食物和便便之间只隔着一次洗手???
我们可以选择普通香皂或者洗手液(普通在这里,特指没有添加抑菌成分的香皂和洗手液。它们含有表面活性剂(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种脂肪酸、金属盐、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等制成的特殊用途肥皂)。
表面活性剂作用原理是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将病原体或微小物质颗粒包围并隔离开来。然后我们在搓手和冲水这样物理摩擦和洗涤的过程,它会拉着灰尘、污垢与水分子结合,再被清水冲走。这样的清洁方式就足以洗掉手上的绝大部分微生物和污垢。
即使是医院,用普通香皂配合流水“正确”的洗手,就能除掉80-90%的“暂居菌”,所以,如果是日常清洁,用普通香皂、清水足以。
「什么!洗手这么简单,不用除菌?」
嗯嗯嗯嗯嗯嗯~
日常洗手很简单的啦,不需要除菌产品。
FDA发声明称,在美国有抗菌标志的非处方类洗护用品,在预防疾病方面,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标有“抑菌/抗菌”功效的洗护用品,优于普通的香皂和清水。
比如除菌成份是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它们大部分乙醇(酒精)含量在55%~65%。但要达到杀菌作用,酒精的使用浓度应在60%至80%之间。早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已经有4名志愿者采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手卫生试验,证明70%乙醇杀菌力最强。
而长时间使用超过60%浓度的酒精会刺激皮肤。所以厂家很有良心,制造的免洗洗手液对手“温柔”。当然,对细菌也很“温柔”。
而且
「有些产品安全性有点谜」
「长时间使用有风险」
我们围观下国外:
年9月2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FDA)发布禁售令,宣布从年9月起将禁止销售含三氯生、三氯卡班等在内共19种化合物的日用抗菌洗浴产品(如洗手液、香皂、沐浴露等)。
同时FDA又提出,让生产含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即威露士等洗手液的有效成分)等三种消*抑菌成分洗浴用品的厂家,要求1年之内提供能证明其安全与功效的证据。
而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早在年6月25日决定禁止使用三氯生。
美国的调查显示,从人体尿液和哺乳期母亲的母乳中已经检测到三氯生的痕迹。
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会导致内分泌系统一些变化,特别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虽然是动物实验,但对我们人体的影响尚在评估中,尤其是对女性激素分泌的影响,因为孕妇有足够的机会使用抗菌清洁产品,从而带来胎儿发育的风险。
再瞧瞧国内:
拿某老牌的药皂为例,其实我觉得分类不够准确,因为药皂应该叫“臭”皂~。
先来看看成分,中药的成分咱就不分析了(因为我们学的是西药,不懂就不乱说,是俺们的职业操守),我们只从除了中药的化学成分来看看吧,脂肪酸钠,泡化碱,甲酚,CAS85-83-6,其中脂肪酸是钠脂肪酸钠盐的总称,由氢氧化钠与天然油脂反应,采用煮皂法或连续皂化法制得,也可以用脂肪酸直接与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
主要作为肥皂使用,即所谓的硬皂。(此部分来自百度百科~不是儿歌了,微笑脸~),其实也就是香皂本皂,基础物质啦。泡化碱呢?它是一种水溶性硅酸盐,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黏合剂。
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也是一种基础原料吧,看来抑菌的不是它。CAS85-83-6,看着这一串字母加数字,你会觉得它像密码般神秘,其实它就是苏丹Ⅳ,全称是1-(2-甲基-4-(2-甲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很长吧,其实它就是苏丹红四号(曾经因为给大肘子和大猪蹄子上色而臭名昭著的那个苏丹红的亲戚),一种有机染料,让药皂呈现红彤彤粉艳艳的颜色,看来抑菌的也不是它。
我们再来看看甲酚吧,甲酚可以用作杀菌剂、防腐剂、消*剂,如用于制臭药水、药肥皂等。咦,看来甲酚有戏啊~那么还是从安全性来说,甲酚有*啊,属低*类,*性和苯酚相似。吸入高浓度的甲酚蒸气时,引起全身疲倦、呕吐、失眠、痉挛,严重时产生虚脱甚至死亡。长时期吸入低浓度的甲酚蒸气,会使消化器官和神经受损,引起下咽困难,唾液过多,下泻,食欲减退,头痛,眼花,精神不安定,慢性肾炎,苯酚尿等。甲酚和苯酚一样能使蛋白质变性,与皮肤接触时使皮肤受损,出现斑疹。
香皂里因为没标具体含量,所以咱们也不知道是高浓度还是低浓度,但是以我灵敏的鼻子来判断(甲酚有苯酚的臭气,焦臭味,焦臭真不知道啥味不知道和脚臭有啥渊源),因为是香里带臭,并不纯粹,推测为低浓度(又开始不靠谱了,我为自己汗颜),所谓长期吸入低浓度也是有害身体健康的啦,与其在这纠结多久是长期,香皂到底含有多少甲酚,甲酚蒸汽又能挥发出来多少呢,我只想把药皂丢掉,一了百了,省事省心费钱。
好吧,假如你不想费钱,你还能继续忍受它,低*也无所谓好用就行呗,好,那我现在可能要击碎你的小美梦了~2%的甲酚溶液经10~15min能杀死大部分致病性细菌,2.5%溶液30min能杀灭结核杆菌。但是不知道药皂里面的甲酚含量是多少,如果可以达到2%也需要10-15min才能杀死大部分致病性细菌,而且用水冲掉泡沫后,皮肤上的抑菌成分浓度就会非常的低,抑菌效果如何,就需要可靠的实验数据来证明了,而我们目前并没有查到有关数据。
所以,现在,我要,列举我对药皂的“不满”。
1.臭。
臭就是原罪,叫香皂,你不配!!(哇,我好凶好飒哦~)
2.*。
因为里面有甲酚,甲酚我前面有写哦,甲酚蒸气不管是高浓度还是低浓度都对身体不怎么友好。
3.废柴。
除菌效果emmm,可能就是justsoso了。
真要留到过年啦~摊手
最后我们瞧瞧宇宙四维空间的时间维度:
长时间使用抑菌抗菌洗手产品可能引起免疫系统的问题,所有杀菌洗涤剂不管是洗手液还是消*剂的说明标签都是写着“杀灭99.9%的致病菌”,而细菌中存留下来的那一部分0.1%的幸存菌,就是strong(强壮)菌,They(它们)在goon(继续)(江一燕体的诗还挺难写,太考验词汇量了)繁殖过程中,后代不光会继承这样的基因,且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对于杀菌剂的抗药性,它也就是经历了杀菌剂层层“筛选”留下来的天选之菌。并且即便不会有这样像大魔王一样的细菌存在,我们的皮肤长期处在一个过于干净、没有细菌的环境下,也不利于我们免疫系统的平衡,反倒非常容易生病。
「我可没说除菌产品一无是处~」
吐槽除菌产品这么多,在此大家冷静一下,不要极端否定。我们要做温柔姑娘,不做鹰派(极端激进否定者)科普者。
其实特定场合,除菌产品很伟大。
多年前,医生护士洗手后护理的患者的死亡率比不洗手的医生护士所护理的患者的死亡率低三倍(自己来断句吧,38个字的大长句子,断起句来多有成就感)。
当时医生接生是不洗手,所以引发了产褥热,造成了细菌在产妇之间传染。但是找到产褥热在产妇之间传染原因,整整走了一百多年,人们才发现是不洗手造成。且医疗环境,不同于日常清洁,需要除菌。
有一个塞梅尔维斯博士因为提倡洗手,成了产妇的救星和英雄(他的故事说起来也是一个很长且跌宕起伏的悲剧呢。如果大家感兴趣,群里狂艾特我们吧,长话群里聊o((≧▽≦o))。
他制定了一项规则,每个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之前都必须用肥皂、清水仔细地洗手,然后还要用氯水浸泡,病房用氯化钙消*,特别是给产前或产后妇女做检查更要注意,进而使产妇死亡率大大降低,挽救了无数产妇的生命。
所以,总结来了,你可以直接来看看结论(我前面写的那么有趣,你确定不仔细看一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