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4个信号,千万别大意!医生给你3条护肾建议!原创刘文军好大夫
本文科普医生:刘文军医生
我国的肾病患病率相当高,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就高达10.8%,也就是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慢性肾病患者。
而肾脏又是个任劳任怨的“垃圾处理站”,它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受伤时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者有了症状也被人当成别的毛病忽略了。
因此,当肾脏生病时,识别出它释放的信号非常重要,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肾病的4个信号
1.小便出现变化
①小便次数增加,憋不住,尿道疼痛,即医生常说的尿频、尿急、尿痛,这种症状常提示有泌尿道感染的可能。
②小便带血,可能是急、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由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引起。
③小便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常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异常增多。
④尿量太少或太多。如果没有大量出汗、发热等使体内液体成分减少的原因,发生小便量骤减,要去看医生,检查尿液以证实是否存在肾脏病变,同样尿量陡然增加,也应寻找引起小便量增加的原因。
⑤夜尿增加:正常人年龄小于60岁时,一般不会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量增加,则可以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临床表现,尤其应该引起注意。
2.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
出现乏力、疲劳、腰酸、腰痛时,人们往往觉得是工作劳累引起的,但其实也可能是肾脏病的早期症状。
尤其是无明确原因的腰背疼痛,医院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情况,明确原因,部分类型的肾炎腰痛比较明显。
3.晨起眼皮浮肿,下肢肿胀
包括眼睑浮肿、颜面浮肿、足背水肿、踝部水肿,甚至全身水肿,当身体出现水肿时,一定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肾脏的健康状况。
4.其他症状
如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不明原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警惕肾脏问题。
早期肾功能衰竭也可以和肾脏疾病一样,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直到肾功能失去50%以上时,才可能出现一些临床表现。
当肾功能只剩下5%~10%时,病人就到了晚期,出现尿毒症的临床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倦怠、纳差、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尤其神态不清、昏迷、抽筋或口中有氨气味等。
在出现以下症状后要高度警惕肾功能下降,这些症状包括:
①食欲降低和恶心;②口臭;③面色苍白;④皮肤干燥、瘙痒;⑤夜间抽筋;⑥乏力;⑦注意力不集中、头痛、睡眠障碍等。
出现这些症状不一定是肾病,但需要高度警惕,医院就医确诊,排除肾病可能。
护肾,记住这3点!
1、护肾越早开始越好!
爱肾护肾,从日常做起。避免滥用药物,少熬夜、不抽烟、多喝水、吃盐适量,避免过度劳累等。
2、定期体检!
由于肾病很多时候没有症状,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规律体检,通过体检早发现异常,建议每年体检一次,尤其是慢病患者,更要提高肾脏体检的频率,做好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3、有临床症状时,注意排查!
如果出现血压升高、贫血、纳差恶心、夜尿增多、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时,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患了“高血压病”、“缺铁性贫血”、“消化不良”或者是皮肤病等,必须注意进行尿液检查及肾脏功能测定,这样才不致贻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