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能治好吗 https://m.39.net/baidianfeng/qzzt/bdfnzhm/周逊肾内科主任
虽然尿蛋白与尿毒症之间不能直接画等号,但是尿蛋白与尿毒症之间还是会存在着某种联系的。尿蛋白与尿毒症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尿毒症的各种慢性肾脏病大多会漏出或多或少的尿蛋白;二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漏出尿蛋白的过程中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慢性肾脏病向尿毒症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肾病患者漏出的尿蛋白又会对肾脏造成伤害,进而引起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一般来说,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从刚开始出现尿蛋白,再发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再发展到尿毒症,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还会出现各种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既是病情加重的信号,又为治疗提供了机会。一旦再次错过,再想阻止向尿毒症方向发展,那就难上加难了。
可以这么说:从尿蛋白到尿毒症,若中途出现如下这四个症状,肾友更应该尽快治疗。快点治疗,还来得及。
1.水肿时轻时重
长期存在的尿蛋白越高,不治疗的肾病患者就越容易进展。可是,对于尿蛋白比较高的肾病患者来说,不出现水肿未必就是好事。我们发现,尿蛋白比较高的肾病患者,从开始出现水肿,再到后来完全没有水肿,往往提示患者的肾功能已有明显减退。相反,尿蛋白比较高的肾病患者,仍然存在时轻时重水肿,很可能患者的肾功能还是正常的(糖尿病肾病除外)。比如,IgA肾病、乙肝病毒相关肾炎、膜性肾病及狼疮性肾炎往往都是如此。而且,尿蛋白越高,患者越容易出现时轻时重的水肿。此时,多数患者需要配合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作用强的药物进行治疗。
2.血压开始升高
仅有尿蛋白升高,而不出现血压升高,相对来说,病情并不算太严重。可随着慢性肾脏病的逐渐进展,原来并未出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会逐渐高上去。此时称为血压刚开始升高,表明患者的肾脏病理损伤有了进一步加重,但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至少可以说患者肾脏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比例不高或不太高,更多可能为免疫性炎症占主导。此时积极治疗,也是比较好的时机,避免尿毒症仍有机会。治疗原则为,除了降血压之外,抑制免疫与抗炎治疗,仍然十分需要。还可以用其它药物替代,如雷公藤多甙片或昆仙胶囊等。
3.尿泡沫更多了
虽然尿泡沫与尿蛋白不能直接画等号,但对于本来就存在尿泡沫增多的尿蛋白较高的患者来说,若尿蛋白更多了,通常说明患者的尿蛋白也是更高的。我们说,尿蛋白更高,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肾为先为什么这么说?说是好事:若患者的尿蛋白还是这么高,多说明患者肾小球硬化的比例不会太高,或者说患者的肾功能仍然可能是正常的。说是坏事:患者的尿蛋白还是如此高,若还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患者肾脏迟早会有更多硬化的肾小球发生,迟早也会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的。让尿蛋白降下来及尿泡沫减少,除了如上提到的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外,还有很多措施也能够降蛋白,如沙坦类药物、列净类药物及中医中药等。
4.还有肉眼血尿
对于尿蛋白比较高的患者来说,若再出现肉眼血尿,则更加提示患者的病情非同一般。然而,也不要把肉眼血尿当成“洪水猛兽”,更多是提醒患者应该重视了,或者说不能再拖了。我们发现,当患者肾脏的肾小管纤维化比例达到非常高的时候,反而不容易出现肉眼血尿(多囊肾病除外)。反过来说,若还有肉眼血尿,患者的肾功能可能并不差或不算太差。此时治疗仍有机会。在使用作用强的降蛋白药物之前,需清除感染灶。对于同时存在蛋白尿与红细胞尿的肾病患者来说,配合中药治疗(多采用“活血止血”方法),疗效会更好。
总之,对于尿蛋白高的肾病患者来说,治疗绝对不能拖。也就是说,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越迟治疗效果就越差。相对于太迟治疗,若中途出现如上四个症状,也不算太迟,还有希望避免尿毒症,但必须尽快进入正规治疗。
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