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一种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通常都代表着肾功能严重缺失,但是尿毒症并非是一种绝症,有的情况可以进行治疗,甚至能够做到逆转,因此就可以避免长期透析或者进行肾移植治疗。
尿毒症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治愈?
1、急性肾衰竭尿毒症
急性肾衰竭主要就是肾小球滤过率突然下降,并且引起各种废物在身体内储存,导致电解质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这种症状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持续下降,并且血肌酐会升高到达到尿毒症的水平,此时就可以诊断为尿毒症。针对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可以先控制患者的原发疾病,如果没有原发肾脏疾病的情况下,还需要立即查明病因,从原发疾病上加强控制,一般是可以避免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此急性肾衰竭的尿毒症问题有治愈的可能性。
2、可逆性肾衰尿毒症
可逆性肾衰并非是所有的肾衰竭患者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有前提条件的,主要就是血肌酐通常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突然出现血肌酐超标的情况,这种时候就有可能会合并急性肾损伤或者是可逆性肾衰。根据可逆性肾衰的发病原因,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在短时间内治疗,并且纠正可能因素,就能够达到逆转肾衰的效果,避免发展到终末期形成尿毒症问题。
3、急性肾小管坏死尿毒症
急性肾小管坏死在发展之后是会诱发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表现就是无尿,有一大部分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是有治愈可能性的,因此只要能够抓住治疗时机及时的进行治疗,肾功能有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不能够把握治疗时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患者则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尿毒症无法治愈。
4、急性感染尿毒症
急性感染问题是临床中尿毒症的一种类型,因为急性感染会损伤肾实质,并且导致肾功能迅速下降,在患病一个月内就会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患者的尿毒症持续加重。但是,对于感染问题也是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的,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够痊愈,所以确诊之后立即进行对症治疗就有较高的治愈可能性。
5、中毒导致的尿毒症
中毒导致的尿毒症也是有治愈可能性的,因为中毒一般是接触到了不合格的化学物品,或者是过量药物,导致这种中毒会引起患者的血肌酐水平达到尿毒症的标准,但是对于肾脏不会立即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就可以进行毒素排泄的治疗。中毒导致尿毒症一般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只要能够进行正规的针对性治疗,就有较高的治愈可能。
目前无法逆转的尿毒症通常都是慢性肾炎持续影响肾脏功能诱发的尿毒症,因为慢性肾衰竭会导致肾脏逐渐萎缩,这是不可逆的病变问题,因此在血肌酐超过了尿毒症的指标之后,就没有逆转的可能性,所以就无法持续,患者在发现尿毒症的时候要认真评估自己的病情,并且查明原因,足够了解才能够找到治愈的可能性。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