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六个世界肾脏日暨第八届上海肾脏周,今年的主题为“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呼吁重视并努力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促进其恢复社会功能。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患者总人数已超过1亿,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有多万,并以每年新增12~15万的趋势持续上升。慢性肾脏病已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一起,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重要疾病。
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蒋更如率领全体专家今日发出倡议:医院的肾脏病医务工作者们积极行动起来,不仅要做肾脏健康的守护者,更要成为肾脏病知识的传播者。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宣传肾脏病科普知识,重视肾脏病预防的必要性,并力争做到肾脏病的“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治”。注重以肾脏病患者为中心,鼓励患者参与疾病自我管理,使患者及其照护者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真正能够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
肾脏最能“忍”,轻伤不下火线
全世界至少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病,目前慢性肾脏病是位列全球死亡率第11位的疾病。令人担心的是,慢性肾脏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正在迅猛增加,发病率逐年增长,致残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性病之首,已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预计,预测到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全球第5大致死病因。
肾脏堪称最能“忍”的器官,它既是人体清洁工,也是人体平衡器。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专家、医院肾脏病科陆云晖介绍:肾脏通过生成尿液,清除体内“垃圾”,把人体不需要的废物排出体外,调节身体内环境平衡。此外,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e2、前列环素,参与维生素d的活化,调节血压、造血和骨髓生长等生理活动。
肾脏“轻伤不下火线”,受损时少有疼痛或不适的症状,直到“倒下”时,它的不可替代性才显示出来。欧美发达国家数据来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crf)的主要病因。在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是crf的首要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所导致的终末期肾病逐年增加。另有一部分患者起病隐匿,直到慢性肾衰竭晚期才就诊,此时双肾已萎缩,往往很难确定其病因。
“蛛丝马迹“提示肾脏可能衰竭
所谓慢性肾衰竭,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导致肾脏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专家表示,如果各种原发或继发的慢性肾脏病得不到良好控制,都会影响肾功能,逐渐发展到慢性肾衰竭。判断是否出现肾衰竭,九个“蛛丝马迹”可供参考。
1、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是最常见和最早期表现,还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2、突然出现疲惫的感觉:由于引起乏力的原因较多,因此该症状最容易被忽略,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学业紧张或劳累等。
3、呼吸急促:肾脏的损坏,产生酸性代谢废物,长期积累在体内。肺部为让人体更充分呼吸,会排除更多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吸困难、急促症状。
4、尿量改变: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部分患者随病程进展尿量逐渐减少,水肿加重。但在某些情况下,肾功能受损常表现为多尿,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更应引起警惕,这往往是慢性肾衰竭的信号。
5、皮肤瘙痒:致使身体出现瘙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磷元素存在于血液中。很多食物都含磷元素,乳制品含有更多的磷。健康肾脏可过滤掉大部分磷元素,但当肾功能出现衰竭时,则无法排除过多的磷元素,致使皮肤出现瘙痒。
6、身体出现部分浮肿:当肾脏功能衰退时,身体会出现大范围水肿现象,大多数肿胀发生在手、脚和脸部,严重时,体液会集中在肺部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
7、心悸、心律不齐:肾功能衰竭会使钾元素不能正常排除体外,高钾对人体心脏不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最初主要是心悸。建议肾衰竭病人少吃含钾丰富的水果。
8、口腔散发尿味和金属气味:氨是由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肾衰竭时人体肝脏无法排出氨,造成血液中氨的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口气散发金属味道和口臭,当然也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症状。
9、背部、腿部出现疼痛:肾功能衰竭,会使人体出现大量*素,可能会在下肢损伤神经,导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功能紊乱等,从而出现背疼、腿疼症状。